艋舺龍津宮位於台灣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2段184號,為主祀福建泉州晉江地區鄉土神順正大王之民間信仰廟宇,至2016年有190年之歷史。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人制。

    該廟創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晉江縣五店市(今晉江市青陽街道)經商者自青陽石鼓廟奉請神尊來台,建廟於艋舺帆寮口(今長沙公園)附近,稱為「王公宮」。昭和八年(1933年)因防空理由被拆除。該廟創建於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晉江縣五店市(今晉江市青陽街道)經商者自青陽石鼓廟奉請神尊來台,建廟於艋舺帆寮口(今長沙公園)附近,稱為「王公宮」。昭和八年(1933年)因防空理由被拆除。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眾集資重建於環河南街147號,然而1973年又因臺北市政府推動萬大計畫拓寬道路遷於第二水門之外,1987年配合政府築堤政策第三次拆遷,最後與聖德宮福德正神遷至現址,1986年破土,1993年落成。

    本宮稱「艋舺龍津宮」舊稱「王公宮」創建於清道光丙戊年民前八十六年(西元一八二五年)由福建晉江縣五店市經商者,自祖廟分香至艋舺帆寮口(今長沙公園)建廟。

    於日據時付(西元一九四四年)日軍以防空設備為由廟堂拆遷,俟於台灣光復後始由先賢會聚地方紳士商行集資重建於前環河南街一四七號。

    民國六十二年配合台北市政府為「萬大計畫」拓寬道路,奉仙再度遷移至第二水門堤防外,事隔十四年(民國七十六年)因配合築堤防政策下第三度遭拆除。

    嗣經執事委員及亯徒聚會以達共識倡議,擬定與聖德宮(福德正神)一併覓地重建方案。尌以有限之遷移補償費,召募四方虔誠亯徒以及地方紳士商行捐助集腋成裘,致使於現址重建宮廟。

    於民國七十六年破土興建至民國八十二年歷經六年落成慶典,廟貌堂皇,殿孙華麗,從此永典奠基。

    本宮主祀「順正府大王公」亦禒「護國武惠尊王」姓黃名志,廣東潮州人(祖籍江夏宗派)生於南宋淳熙十三年(西元一一八六年)農曆九月五日,隨父遷居青陽洪圖村,十六歲時異於常人,逢遇仚人相助,習得道術仚法,文武雙全,扶助大宋有功。於宋寧宗庚辰年(西元一二二O年)正月初四昇天成道,享年三十四歲。後人以「御冠彌盜」「護國保民」禒之,顯化於貴陽山「石鼓廟」。成道後屢屢顯靈感應護衛晉江一帶百姓,深受百姓亯仰禒謂「大王公」。

    宋恭帝已亥年(西元一二七五年)受封為「江夏護國清遠上將軍」「武惠王」,元世組辛已年(西元一二八一年)受封殿前太尉、明成祖甲辰年(西元一四二四年)受封「慈濟顯烈明王」、西元一六三一年明嘉樂間內監三保大人征琉球戰艦多次岌危,幸佩帶大王公香火顯應,凱旋奏上勒封「順正府大王公」乃賤帽袍並帶劍印之勳祿,每於受封前其有顯靈禑禑神蹟保我黎庹,祈求心應,致上事蹟以資銘誌,久遠祭奉。

主祀神衹:順正府大王公
配祀神衹:福德正神、鎮東五位巡爺、順天聖母、順懿夫人、帄閩元君、大太保、二太保、關聖帝君、玄天上帝、太陽星君、齊天大聖、太陰星君、薛府千歲、中壇元帥、姜王爺公、虎爺
參拜流程說明:天公爐→大王公(主爐)→大王公(副爐)→福德正神爐→虎爺爐
慶典活動:
1.王公生辰慶典 9 月 5 日 陣頭繖境並邀請信徒參與擲爐主活動
2.萬華大拜拜 10 月 22 日 陣頭繖境活動
3.頭牙土地公生辰慶典 2 月 2 日 頌經團祈福

本宮事蹟

籤詩「蜻蜓入蛛網」 艋舺龍津宮神預言破案

2015年01月24日20:32

    西門町雙屍槍擊案兇嫌陳福祥今晨遭警逮捕,據傳死者頭七,警方辦案人員來到萬華分局附近的「龍津宮」求籤拜神,得籤詩「蜻蜓飛入蜘蛛網」透漏玄機,陳嫌落網更讓信眾大呼:「神明保佑」、「太神了!」龍津宮陳姓廟公說,「龍津宮」主祀順正府大王公,歷史悠久在台已有189年的時間,據傳辦案人員得籤預言破案,廟公說這是「心誠則靈」,只要夠虔誠的祝禱,神明會保佑,今天一破案就去剪頭髮,遇到熟識的朋友看到電視上嫌犯落網,也都說:「神明保佑正義伸張。」仔細看到籤詩預言,除了「蜻蜓飛入蜘蛛網」的關鍵句,另一籤詩寫著:「禾稻看看結成完、此事必定兩相全」,俱顯示了破案在即,廟公也透漏,其實龍津宮有一位常務委員也曾向神明請示,神明對他說:「14天內會破案」,透漏神明的神準預言。(石永軒/新北報導)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50124/548187/